桌上冰壺 Tabletop Curling
國外把冰壺比做冰上的象棋,而把桌上冰壺比作滑動的圍棋。
冰壺運動源自於500年前的蘇格蘭,有桌上冰壺就不用去冰壺競技場玩冰壺。也不用受冰塊的限制和寒風的刺骨,在室內想和誰玩都可以囉。
冰壺以預定的旋轉角度滾出,所以冰壺在冰上滑動時真的會彎曲(curl)。當然,這就是為什麼這項運動叫做 Curling(冰壺)。
遊戲年齡:6歲以上
遊戲人數:2-8人
遊戲時間:約30分
遊戲配件:16個微型冰壺、2個冰壺布袋、兩個遊戲版、1塊海綿、1個磁力條、1個擋條、一份說明書
遊戲設置:
1.先用磁力條將兩片遊戲版連接,遊戲時才不會偏移。
2.將擋條固定置尾端,遊戲時微型冰壺才不會推出桌外,以方便收取。
3.用海綿擦拭一遍,保持遊戲版平滑無雜物。
簡易規則:
1.雙方隊員列隊互相握手致意。
2.由先攻方擲出第一個冰壺。
3.由後攻方擲出第一個冰壺,接下來以輪流的方式進行投擲,直到8顆冰壺全部擲完為止。
4.接著計算該局得分,最靠近大本營中心點的一方獲勝。跟對方最接近中心點的冰壺相比,每一個比它靠近中心點的冰壺都算一分。
冰壺必須停在大本營(house)上或碰觸到大本營才能採計得分。
5.一局結束後,該局獲勝隊伍必須在下一局投擲第一個冰壺,該局輸的隊伍則變成後攻(hammer)。一場比賽進行8局,8局結束後加總各局得分,分數高的一方獲得比賽勝利。
PS.擲出的冰壺未抵達欄線(hog line)或碰觸到邊線(sideline)均會被視為死球,死球將被移至場外。
對手可以隨時推撞在大本營(House)的冰壺。
比賽結束後,雙方球員列隊再次握手致意。
賽事進行流程:
擲銅板(coin toss):決定擲球順序及顏色,目的在決定第一局由誰先發球,通常猜對的人會選擇後發球。另一方則可以選擇冰壺顏色(紅或藍)。
2人/隊:主力(Lead):為首位擲球員,必須先擲出前2個冰壺。隊長(skip):第二位球員為該隊隊長,負責擲出後2個冰壺。
3人/隊:主力(Lead):為首位擲球員,必須先擲出前2個冰壺。第二人(Second):負責擲出第3個冰壺,當隊長進行投擲時,第二人將擔任副隊長的角色。隊長(skip):該隊隊長,負責擲出最後1個冰壺。
戰術布局:雙方各有8球,每局輪流推完8球。
布局:第1、2球一般布局階段,對全局的戰略實施成功與否至關重要。
中盤:第3、4、5、6球一般中盤階段,是戰術變化最複雜的階段,戰術運用好壞對整局比賽勝負十分重要。
收官:第7、8球一般收官階段,這時撞擊技巧有著決定性的作用。
戰術策略:
1.吸引(draw):擲出的球位於或接近於中心位置,這樣當對方擲球時,一般會選擇將這一可能得分的球擊出,浪費對方的一次擲球機會,同時確保己方其他球的安全。
2.凍結(freeze):擲出的球緊貼著對方球的尾部,這樣對方就有投鼠忌器的擔憂。
3.擊出(hit):擲出的球將對方的球擊出圓壘,同時己方也離開圓壘,如果同時擊出對方2的得分球,則為双擊double。
4.擊出並佔位(hit and stay):擲出的球擊中對方的尾部,使之前對方的球離開得分位置,並讓己方的球佔據之前對方所處位置。
5.擊出並變線(hit and roll):擲出的球擊中對方的側翼,將他擊出得分區域,同時利用此撞擊修正己方球的滑行軌跡,而使己方球佔據有利位置。
6.保護(guard):用一個球擋住對方可能擲出的路線,從而保護另外的位置更有利的己方球。
7.推動(faise):用一個球撞擊之前投出的己方球,使之前的球能夠繼續向前移動,通常是使他移動到圓壘裡,就好像倆個球的接力一樣。
8.越過(come around):後擲出的球以弧線的移動軌跡越過己方先前擲出的球進入得分區域,這樣就是以先前擲出的球作為保護球,保護後擲出球的有利位置。
9.先后手:在每局比賽中,有時要合理的爭奪先后手。
★瘋桌遊龍潭店★
★FB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antasia0035/
★痞客邦:http://phantasia35.pixnet.net/blog
★店址: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402號
★電話:(03)480-2878
★營業時間:週二到週五 13:00~22:00/週六、日 10:00~22:00/週一公休
★E-mail:phantasia0035@gmail.com
留言列表